这样写信息稿件,采用率一般超过85%
最近有朋友问,要怎样提高信息的采用率?
关于信息写作,随便都可以查到很多的经验材料。有讲5个方面的,有讲6个特点的,归纳得都挺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是由于方面太多,观点分散,讲得好却记不住。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记忆,老莞竹认为,提高信息采用率,最关键的是要抓住“两性”。
这个“两性”不是指两性生活,而是指信息工作的两个最关键的特性--及时性和推广性。
第一、及时性,就是要快。及时是宝,过时变草。
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一方面,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时效,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起作用”,是指信息的生命周期。只有在生命周期之内,信息才有意义,过了生命周期,信息写得再漂亮,都是无用的。
比如,一位战士发现了敌人的重要情报,但等到战争结束才发出来,它已无工作上的意义。而另一位战士为了把胜利的信息第一时间报给国家,一路奔跑40多公里,最后人也倒下。人们为了纪念他,于是有了马拉松。
按照信息内容主要作用有效期的长短,可把信息分为瞬时信息、短时信息、长时信息。
瞬时信息,是指信息的有用性保留时间很短,稍作拖延,信息内容的主要作用就会丧失,最后只有保留资料的价值了,如反映重大社会动态、突发性事件的信息。
短时信息,在一段时期内信息的主要作用能保留,如政策、法规、措施等,在一定的地区,一段时期内有约束力,对社会能起作用。过了这段时期,作用就会消失。
长期信息,是指那些基本上不受时间约束,能在很长的时间内保留其有用性的信息。这种信息一般是由很多信息综合概括成的知识,如哲学原理、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等,在任何时候不懂的人都是新信息,在生产和生活上都能发挥作用。
我们平常的工作信息,主要指前两种,即瞬时信息和短时信息。写这些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在时间期限之内写出来。
另一方面,信息具有鲜明的竞争性。很多单位都在写,大家都在报,第一个报的价值最高。
比如,由于检修,大楼里的某台电梯关停了,第一个发出这个信息的人最有价值,第二、三个等发出的信息就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大家已经知道了。
再比如,上级开了一个重要工作会议,同样是反映各地各单位如何贯彻落实的信息,先报送的单位,被采用的机会肯定大得多。这类信息一般编发一期之后,很难再编发第二期,如果没有赶上,即使写得再好都没用。
所以,信息工作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要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在动态信息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突出一个“快”字,做到发现及时、写得及时、报送及时。
第二、推广性,就是经验要适合别人学习借鉴,问题要反映普遍的问题
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的过程中,都有不少好经验。这类信息能否被采用,关键是看这些做法和体会是否在更高层面具有推广价值,是否对其他地区或单位具有借鉴作用。
这是编发信息的目的所决定的。
从目的来讲,编发信息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推进工作主要通过两个阅读主体来实现。
一是领导,让他们及时掌握各单位(地方)工作推进的情况,了解进度、问题和经验,为决策提供参考。对于进度快的、做得好的,还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同时就是鞭策后进者。那么后进者就有压力,就要向先进者学习。于是大家就进一步看齐了。
二是基层各单位(地方),让他们了解同一项工作,兄弟单位(城市)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推动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如果一个地方的信息越具有推广性,就越利于各地相互学习,它的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如果一个地方的工作方法,只适合这个地方,其他单位无法学习,即使做得好,信息本身的价值也会小很多。
推广性和创新性、特色性往往又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如果只是一般的做法,大家同样都在用,也就没有推广的需要。
所以,我们在写信息的时候,要提炼一项工作的特色和优势,才会显得有新意和有价值。
比如上级召开乡村振兴的工作会议,有单位信息不是照抄省会议的讲话、决定的内容,而且有意回避一些各地可能共有的内容,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当地的乡村特点,提炼出从从实际出发的特色内容,就容易被采用。
但如果过于突出创意,地方特色过浓、不便推广的做法,写成信息稿也难被采用。
而是要以推广性为前提,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适合各地学习借鉴的创新做法和经验,这样的信息最有价值,也最容易被采用。
这就是站在编发者的角度去思考信息工作的一个做法。
第三、说了这么多,作为信息工作者,要怎么做呢?
一是要敏锐。一件事一件物,只要它存在,总会以某种方式发出相应的信息。能不能感受到它的信息、能不能认识到该信息的重要价值,就要看我们的信息敏锐性。有信息敏锐性,就会从大千世界、纷繁信息当中,捕捉到它的信息、挖掘出信息的价值;没有信息敏锐性,就会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所以,要提高敏锐性。
二是要积极。如果说能否抓住有用信息,主要是水平问题,那么,能否编写好信息,主要就是态度问题。工作态度不积极,就会怕麻烦、怕辛苦、怕责任,就会放松工作标准,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结果信息在内容上或形式上出现缺陷,达不到优质标准。工作态度积极,就会按照“内容求实、语言求精”的标准,及时多方收集材料,主动调研核实,反复写作修改,确保信息优质。
三是要担当。就是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做不好,人就坐不住,任务下来了,人就等不得。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做到始终心系信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主动掌握工作“四情”,即上情、中情、下情、外情。
四是要技巧。把握写信息的技巧,提升信息写作的能力。具体要做到“四个求”。
在选题上求新,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选题、围绕领导的关注热点选题、突出本地本单位亮点选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在内容上求真,就是要素齐全,在一篇信息中,如实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和结果,真实反映事情的全貌。
在文风上求实,坚持简朴、实在的原则,不叫口号,不讲套话,不堆砌华而不实的词藻,不讲人所共知的空道理。
在语言上求精,就是在保证选材恰当、阐述清楚的前提下,行文布局、遣词用句都力求精炼,尽量做到开门见山,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字简洁,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