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工作交流材料范文
VIP专免
2024-01-14
999+
36.11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交流材料
去年以来,我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突出城乡
融合、农旅融合、干群融合,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
振兴步履铿锵,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全力书写乡村振
兴的“××样本”,2022 年,××区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
兴
示范县创建名单。
一、加强乡村治理。2022 年,××区全面开展“三基三
创” 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 现代化。区级领导全部挂点帮扶,全面构建起三级书
记抓乡 村振兴的工作机制,行业部门、乡(镇)、村同频
共振,让 脱贫群众吃下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定心丸”,
唱响乡村 振兴"大合唱"。在农村,探索以"屋场"为单
元的基层治 理方式,构建党的基层组织、群众自治组织、
新型集体经济 组织三位一体的"单元治理"格局,打造屋
场治理共同体和 屋场新型经济体。其中,“屋场会”作为
创新开展的群众议 事协商模式,通过把干群议事的会议室
搬到屋场院子、田间 地头,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
事民管,进一步激活了 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如今,××
区 144 个村分成了 1042
个屋场,三位一体的"屋场单元"基层治理机制基本形成。
二、 发展乡村产业。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
×区依托城郊优势,以奖代投引导乡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
责任,立足抗长旱、抗大旱,全力确保粮食丰产丰收。突出
做强黑猪产业,做优水稻产业,做精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利
用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大力推介“姚桥经
验",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组建屋场合作社, 流 转给村 集
体,承租给农业公司和种植大户,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做精做优乡村特色产业。通过“公建民用”模式,在高灯河
流域集中流转 4000 余亩土地,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集中
连片打造高标准设施蔬菜示范基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
快发展农旅深度融合,让一方环境与一方经济共生共荣,释
放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出台《××区乡村产业发展实施方
案 (2022-2025 年)》,每年统筹安排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引导
资金 1000
万元,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
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 245 家,农
产品加工值达到94.5 亿元,全产业 链产值113.9 亿;休闲
农 业 经 营 主 体393 个 , 其 中 国 家 级 农 业 龙头企业 2 家 ,
省级6 家, 市级35 家 ,就业人数达 2.12 万人,带动周边
农户18 万
多户。
三、巩固脱贫成果。××区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全区共派驻乡村振兴驻村帮扶
工作 队 7 1支184人,结对帮 扶(联系 )脱贫 户 56 94户
1378 2 人,监测对象 392户 746 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
助率 100%, 春季雨露计划补助 486 人次 72.9 万元;监测对
象和脱贫户医 保参保率 100 %;脱贫人口安全饮水均得到
充分保障;全年 58 户危改任务,实际已改造 63 户。多措
并举保增收,中央 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
业比例达到 56.6 %, 设置消费帮扶专柜 396 台;安置公益
性岗位 286 人,认定帮 扶车间 25家,帮扶基地 39 家,全
区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 5607 人;全区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提高到5232 元/年 。2022 年脱
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 16921 元 。
四、 推进乡村建设。××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布 局,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供水、医疗、教育四个一体化建
设。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先后获 评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湖南省教育强区。标
准化村卫 生室、全科医生驻村实现全覆盖,"健康快车"下
基层活动, 被评为 2022 年湖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
乡”活动示范项 目。 一件件民生实事,化作缕缕春风,为
民生“加码”,为 生活"加温",为幸福"加速"!建立“三干
五零”制度体系, 对技术门槛低且投资400 万元以下的农
村公路、小型水利设
施等村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实行“三干五零”模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交流材料去年以来,我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突出城乡融合、农旅融合、干群融合,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步履铿锵,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全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样本”,2022年,××区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一、加强乡村治理。2022年,××区全面开展“三基三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区级领导全部挂点帮扶,全面构建起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行业部门、乡(镇)、村同频共振,让脱贫群众吃下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定心丸”,唱响乡村振兴"大合唱"。在农村,探索以"屋场"为单元的基层治理方式,构建党的基层组织、群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