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汇报
VIP专免
2024-01-13
999+
21.91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精心试点、示范探路,努力打
造乡村振兴县域样板,先后被评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县”“全
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
一、抓巩固衔接 守牢振兴底线
一是强化机制衔接。成立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县长
双组长制,细分成员单位职责,原有脱贫攻坚工作体系整建制调整转入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
二是强化政策衔接。对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不摘”要求全面调整优
化相关政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排查,对全县 11.18
万户 35.82 万农村人口的收支状况、“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全覆盖排
查。坚持“一户一画像”精准纳入监测对象,提升识别精准度,对脱贫户、低
保户等“六类对象”1.82 万户 5.5 万人精准画像,逐户研判,今年新识别监测
户 226 户 549 人。用好用活政策,在坚决做到“新政不出、旧政不退”基础上,
充分利用革命老区县政策优势,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创新驱动、公共服务
等方面争取资金和项目倾斜。
三是强化队伍衔接。持续按照 1 名县级领导、2-3 名驻村工作队员、2-3 家
后盾单位结对帮扶模式,向乡村振兴示范村、脱贫村、重点帮扶村等选派 56 名
第一书记、147 名工作队员全脱产驻村,安排 930 名财政供养人员对监测户实行
“一对一”结对。通过“三个衔接”,确保了政策落实一个不少,财政投入一
分不减,保障对象一个不漏。
二、抓产业提质,夯实振兴基础
一是科学谋划产业。以“南油北果黄花鱼”为主导,实施产业强农工程,
着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粮食、果蔬、油茶、畜禽、中药材等精深加
工产业链,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61 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达到
21 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 5 家,艺龙家庭农场被评为“全国优秀典型案例”,
跻身全省油茶产业核心县。
二是积极探索路径。积极推广“农业+电商”“农业+旅游”模式,网红直
播、数商兴农等蓬勃兴起,梅林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优质农产品走
向全国,电商年营销额达到 13 亿元;实施“百企千社万户”行动,全县 25 家
龙头企业、303 家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
6322 户脱贫户、349 户监测户实现稳产增收,人均增收 1500 元以上。
三是精心办点示范。
大力实施“311”示范工程,建立环太浮山片、刻木山片、高桥蒋家片3 个
示范片区,每个乡镇创建 1 个示范村,每个村创建 1 个幸福屋场示范点,县级
领导领办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片扩面,有力推进了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工作。致力于打造钙质新材料、红色文旅、油茶、烟叶、脐橙、香米、美食、
黄花鱼等特色小镇,新安镇蝉联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大力推动“一村一品”,
形成村村都有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刻木山乡岩龙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
范村。
三、抓富民增收,提升振兴实效
一是扩就业渠道。通过线上与线下推荐就业,线上依托“湘就业”“**人
社红媒”等平台,线下举办专场招聘、“春风行动”等活动,精准推送岗位信
息。通过外输与内吸拓展就业,开展劳务输出“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发放
一次性交通费补助 216.06 万元,实现跨县、跨省就业 7500 多人;与本地 20 多
家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岗位对接,开发乡村振兴车间 91 家、乡村公益性岗
位 826 个,5100 多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近就业。
二是扩增收渠道。从挖掘农村庭院闲置土地资源入手,先行先试探索庭院
经济,推广“庭院种植、庭院养殖、庭院加工”等三种发展模式,打造果蔬种
植、电商带货、木材种植、水产养殖、食品加工等形式多样的致富庭院,让
“方寸地”变成“增收园”。2023 年拟建设庭院经济示范村 30 个,覆盖脱贫户
1500 户,庭院经济实现脱贫户增收 2000 万元以上。
三是扩创富渠道。鼓励和推动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力等多种方式
入股企业和合作社,实现农民变股东,全县农村土地入股面积达 6.1 万亩,一
举激活了土地、山林、水体等“沉睡资源”,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
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速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集中
发力。
四、抓示范创建,谋划振兴新篇
一是创建党建引领样板区。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践中,突出革命老区地
位,打造林伯渠和丁玲故居两张红色名片,弘扬**“青山精神”“太平精神”,
用“红色”为乡村振兴铸魂。着力完善“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联
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把农村党的组织体系嵌入到乡村振兴产业链上。
二是创建生态文明样板区。实施生态赋能乡村振兴行动,打造全国生态文
明县城。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5 年行动,突出建设风格美、居室布置美、
生态绿化美、秩序规范美、生活健康美、家风文明美,提升乡村“颜值”。实
行乡村文化振兴行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通过文明乡风、良好家
风、淳朴民风提升乡村“气质”。
三是创建三产融合样板区。聚力打造“**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壮大
“南油北果黄花鱼”农业产业,形成“一镇一特”发展格局。利用全国电子商
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成果,在北京、长沙、广州等地建立“**名优农特产品展
示及电商运营中心”,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出去。举办“古渡文化旅游节”
“合口美食节”“赵家巷葡萄节”等特色文旅节会,打造网红**。
摘要:
展开>>
收起<<
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汇报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精心试点、示范探路,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县域样板,先后被评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一、抓巩固衔接守牢振兴底线一是强化机制衔接。成立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县长双组长制,细分成员单位职责,原有脱贫攻坚工作体系整建制调整转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是强化政策衔接。对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不摘”要求全面调整优化相关政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排查,对全县11.18万户35.82万农村人口的收支状况、“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全覆盖排查。坚持“一户一画像”精准纳入监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