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4月20 日,毛泽东在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草案作说明的会议上提到:“1941 年边区老百姓中有人说
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这就引起我的警觉,分析原因,发现是
征粮太重了,于是就发展大生产运动。”为什么当地老百姓会说
出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的话?有了这个问题意识,毛泽东通过
调查研究找到了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年边区征收公粮 20
万石,还要运公盐6万驮,把当地老百姓搞得有怨言。随后,
毛泽东推动党和边区政府着手研究财政经济问题,搞大生产运
动,1942 年、1943 年向老百姓征收的公粮就减少了,问题顺
利得到了解决。因此,领导干部做调研时要有问题意识,善于
通过表面现象发现深层次问题,“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
彻”,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的放矢解决难点痛点。
没有目标导向要不得。“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
‘一朝分娩’。”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里强调,“做领导工作
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调查研究要以解
决问题为目标导向,通过调研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正确认识的
基础上找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办法。要抓住问
题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这个“牛鼻子”,结合现实条件,围绕目
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有了
明确目标导向,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有目的、有计划、有主线
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没有实际调研要不得。毛泽东在《农村调查》序言中指出:
“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
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更多材-料获取,请加+V:baitui0808
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他严肃地告诫
领导干部,“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
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因
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这
种没有经过实际调研就下判断、定决策的工作作风,对党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