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新时代理论宣讲电视大赛上的发言汇编
VIP专免
2024-01-11
999+
50.21KB
2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目录
1
.工业强市是共同富裕必由之路.................................................2
2.三色绘就共富画卷...................................................................5
3.山中那座油坊............................................................................8
4.乡村的“共富答案”.............................................................11
5.守护共富路上的“群众呼声”............................................14
6.小金属大能量绘共富美好新篇章........................................16
7.千年梦想代代传大花园里唱共富 19
工业强市是共同富裕必由之路
xx 市第 x 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建
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工业强
市”战略路径。我们 xx 为什么要通过工业强市来实现共同富裕
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答这个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
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那如何做大“蛋糕”呢?从马克思
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做大“蛋糕”就是生产更多更高质量、对
社会有用的物质产品,强调的就是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
工业是启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结合本地条件选择
适合的工业,是国内许多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经济
发展好了,蛋糕也就做大了。
口说无凭,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案例。苏州是当今中国的
工业第三城,仅次于 xx 和深圳。从图上可以看到,苏州在 xxxx
至 xxxx 这早期的 xx 年中,工业增速明显高于 GDP 增速,这说
明工业的较快增长在前期拉动了 GDP 的稳定增长,为苏州打下
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我们再来看看工业占比,苏州从 xxxx 至
xxxx,连续 xx 年工业占比超 xx%,最高年份占比达 xx.x%。在
这 xx 年中有 xx 年,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xx%。长时
间的高工业占比,对 GDP 的增长有持续的强大拉动作用,让苏
州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早早地跻身一线城市。
不止国内重视工业,美、英、法、德等高收入大国,在处
于中等收入阶段,都实施了促进工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使工
业增长保持较高的速度和质量,带动了经济稳定增长,顺利进
入了高收入阶段。
由此可见,工业对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做大
“蛋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 xx 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就必须发展好工业。那我们 xx 工业到底能不能发展起来呢?我
们同样用数据来说话。
可以看到,从 xxxx 年提出“工业立市”战略之后,xx 工业
的占比在逐年增长,xxxx 年工业占比首次超过 xx%,一直持续
到 xxxx 年。在这期间 xxGDP 的增速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可以
说是 xx 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xxxx 年,xx 市提出“工业强市、
产业兴市”战略,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
xxxx 亿元,比上年净增了 xxx 亿元,超过“十三五”期间 x 年
全部的新增产值。
这表明什么呢?没错,抓与不抓完全不一样,我们 xx 工业
是可以发展起来的。经过一番讨论,相信大家对我们一开始思
考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工业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xx 应该并且也有能力发展好工业,所以市第 x 次党代会把“工
业强市”放在了突出位置。
工业强市是共同富裕必由之路,是 xx 发展的必由之路,让
我们咬定工业强市目标不放松,奏响工业强市主旋律不动摇,
上下同欲、协同一心,共同把 xx 建设成为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
范区!
三色绘就共富画卷
有人说,中国只有两个地方,一是城市,二是乡村。如何
缩小这两个地方的差距,让乡村富起来,推进城乡共同富裕,
这是一个时代的课题。在 xxxx,人们向着富民强村的目标,绘
出了一幅幅农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茶山飘香,绘就绿色共富
摘要:
展开>>
收起<<
目录1.工业强市是共同富裕必由之路.................................................22.三色绘就共富画卷...................................................................53.山中那座油坊............................................................................84.乡村的“共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