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VIP专免
2024-01-11
999+
28.02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与对策
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其中,“治理有
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进一步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和
治理路径,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探索解决乡村
社会治理问题,社会各界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五治”融
合概念:“发挥‘五治’作用,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
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加快推进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
入贯穿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全过程,有利于在欠
发达地区实现以“五治”促“共治”。由此,笔者基于“五治”融
合视角,研究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与对策。
一、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存在问题
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
在法治保障不足、自治机制运作不畅、乡风文明建设不健
全、网络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乡村治理法治保障不足,依法治理效果不明显
欠发达地区乡村法治建设基础薄弱与乡村治理法治需
求之间矛盾突出。第一,乡村法治体系不完善。在欠发达
地区,部分村存在政务公开不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
等问题[3]。第二,法律志愿服务无法满足村民需求。部
分村民反映遇见生活与生产问题时,缺乏有效便捷的解决
途径,导
致村民法治基础薄弱,影响乡村法治建设。第三,乡
村法治宣传形式单一,预期效果不佳。乡村法治宣传形式
多停留在“挂条幅、写黑板、发传单”的初级手段,仍有许多
村民欠缺法律知识。一些村民遇到违法犯罪和矛盾纠纷时
多考虑采用暴力等不合法手段。第四,新型网络违法犯罪
形式层出不穷,如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影响乡村治理
的实效。
(二)村民自治机制运作不畅,村级自治功能弱化
乡村治理需要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自治功能
优势,坚持村民事村民管,激发内生动力。当前,欠发达
地区农民主体性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尚未完全发挥,村民没
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究其原因,一是村民对村委会
认可度低。“选谁都一样”成为少数村民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
基本认知,导致一些村民对村委会信任度不高,甚至有些
村 民 一 次 都 没 有参与 乡 村 自 治 事务 , 认为 与 自 己无 关
[5]。同时,村民自治也缺乏制度保障,导致村民不能充
分认识到“四个民主”基本权利,对自身地位认识不清楚。二
是乡村资源整合度不高。在部分偏远落后地区,因争夺土
地和山场等生产资料导致的群众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影响
较为恶劣[6]。三是自治驱动力不足。农村大量劳动力外
出务工,乡村社会空心化、农户空巢化等现象日趋严重,
“三留守”人员参与决策的话语权不重,导致乡村传统文化没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其中,“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进一步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和治理路径,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探索解决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社会各界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五治”融合概念:“发挥‘五治’作用,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入贯穿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全过程,有利于在欠发达地区实现以“五治”促“共治”。由此,笔者基于“五治”融合视角,研究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