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6篇)

2025-04-24
999+
34.76KB
3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4-2025 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6 篇)
202X 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篇 1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和
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
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
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
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
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
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
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
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
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
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进教育教学
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
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
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
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
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
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去教育学生,才会
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
洁从教。
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
代教育越来越强调以人的本身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热爱学生是教育
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的优秀教师无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谁
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学生。”教师应
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
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
别对待。对待每个学生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
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
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
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
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
是一些教育细节。
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
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我们的教师
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
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
202X 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篇 2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
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
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
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
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
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
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
家的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
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
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
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
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
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
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
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
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2025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6篇)202X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篇1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