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党课讲稿: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VIP专享
2025-04-16
999+
32.86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解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党课讲稿: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夯实粮
食安全根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重要领导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
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
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
振兴规划(2024—2027 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
提出,到 2027 年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
己手中”的重要目标,并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一。我们要深入
学习贯彻落实《规划》精神,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
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
重要意义
重要领导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
安全是战略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和命脉,农业现
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农业发展水平不仅关乎国家
粮食安全,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无论是
从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应对外部不确定
因素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必须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
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是确保国内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就显著,粮食产量实现跨越
式增长。2010 年、2012 年、2015 年我国粮食产量先后突破
x.x 万亿斤、x.x 万亿斤、x.x 万亿斤关口;2024 年首次突
破 x.x 万亿斤,达到历史性新高。
总的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
国以占世界 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
20%的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 xxx 公斤的国际粮食
安全标准线,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但是,我国粮食总体上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耕地资源
紧张、水资源短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
在,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高标准农
田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种业领域
核心技术存在短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小农户发展
面临诸多挑战;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种粮比较效益偏
低;等等。同时,随着消费升级,人民群众对膳食结构和
食物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求持续增
长,粮食需求仍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加快带来的耕地减少和要素分流,使得保障粮食安全面临
的压力持续增加。因此,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
粮食安全根基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
农业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战略需要
从国际视角来看,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和复
杂。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
交织叠加,导致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加剧。虽然全球粮价自
2022 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行,但目前依然维持高位运行。
一些国家通过贸易、金融、能源等手段不断加大对粮食资
源的控制,使粮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地缘政治
工具。《2024 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的数据进
一步印证了这一严峻形势。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有 x.xx
亿至x.xx 亿人食物不足,较2019 年新增约x.xx 亿人;
2023年全球约有 xx.x 亿人处于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状
况,即无法定期获取充足的食物。从城乡粮食安全差异来
看,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程度与粮食不安全程度成反
比,农村地区的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始终高于城市地
区。2023年农村地区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的发生率为
xx.x%,而城市周边地区为 xx.x%,城市地区为 xx.x%,
城乡差距显著。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
发,也对全球粮食生产体系造成显著影响,加剧了粮食供
给的不确定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粮食短缺和营养不良
摘要:
展开>>
收起<<
解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党课讲稿: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重要领导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目标,并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一。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规划》精神,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