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政府工作报告

VIP专免
2025-04-14
999+
33.8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5 年第一季度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5 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
(一)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主要指标合理区间运行。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3.5%,增速高
于全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1%,固定资产投资增
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4.5%,居民消费价格指
数(CPI)累计涨幅 0.3%,进出口总额增长 7.0%,城镇和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4.6%、6.3%。各项
主要指标符合预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创新实施“上海 20 条”等稳增长政策,制定实施经济恢复提振
“27 条”、重大工程“139 条”、新一轮专项行动计划等系列
政策举措,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企业利润等
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连续回升;扩内需、稳外需同步发力,
促进经济增长全面回升。
(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
设,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
等新兴产业规模加快壮大,在工业重点行业产值中的比重分别
达到 29.3%、27.1%、26.2%、18.2%和 12.7%。加快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 5G 室外基站 4049 个,累计达
1.9万个,千兆宽带网络覆盖用户数达到 246 万户,5G 网络基
本覆盖全部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推进科技创新功能体系建设,
高水平建设张江科学城、紫竹高新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
心上海基地,推进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促进消费复苏,
开展“上海购物节”“五五购物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出
美食、购物等主题旅游季,新增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
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进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南京路步
行街东拓段开放等工作。
(三)发展新动能持续积蓄,新经济新业态茁壮成长。深
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举办“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
消费活动,大力拓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首店 1078 家、保
持全国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6%。着力扩大有
效投资,在 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获批
开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发布公告,批准
科创板首发企业申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首批 226
家企业参加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评选,获评企业总数达
124 家,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 10 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地
方。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崭新的“上海蓝”正式发布,新
增光伏装机34 万千瓦。成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参展企业采购
商超 4.2万人,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 726.2亿美元、比上
届增长 2.1%,溢出带动效应进一步放大。
(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一体化生活圈建设取得新
成效。全面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共同启动虹桥国
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北虹桥交通商务区总体方案编制
完成。嘉闵线、13 号线二期、21 号线一期等一批重要轨道交通
项目和高铁枢纽配套工程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
831 公里,继续保持全球城市第一。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
吴淞创新城规划和两个1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控详规划正式获
批,完成外环以南9平方公里城市和景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
推进乡村振兴,完成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
示范片区3个。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成镇村集体经
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土地股份合作+飞地经济”改革,
推动 1.41 万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新建 130 余个乡村振兴示
范村。
(五)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基本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就业
形势总体稳定,出台稳就业促发展政策举措,发放稳岗返还资
金20.6亿元、稳定岗位422.6万个,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46
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全国领先。教育发展更加优
质均衡,“双减”工作初见成效,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同
步招生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启动实施,国家教
育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不断完善,
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临床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文体事业蓬
勃发展,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少儿图书馆新馆、
天文馆等新设施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世园会、中国国际旅游交
易会、市民体育大会等重大活动。
(六)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成“一网通办”改革国家督察
整改任务,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电子证照应用率分别达
94.6%、94%。新推出“随申码·快办”政务服务事项151 项,
“一卡通”便民服务事项达到 115 项。全面加强市场监管,健
全重大决策事中事后评估制度,深入开展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
序扩张专项治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问
题和挑战。经济全面持续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
制约,制造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
产经营困难增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产
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水平亟需提高,持续激发企业主体创新
活力和动力要下更大功夫,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再出发任重道远。
城市精细化管理还要继续下绣花功夫,老小旧远等民生服务仍
需提质增效,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必须久久为功。政府
服务管理效能还要持续提升,在多重目标中把握动态平衡、防
范风险的能力仍需增强,全面完成本届政府各项目标任务还要
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三、2025 年下半年工作主要任务
(一)发挥重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持续推动经济稳中提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5年第一季度政府工作报告一、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一)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主要指标合理区间运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增速高于全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涨幅0.3%,进出口总额增长7.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6.3%。各项主要指标符合预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创新实施“上海20条”等稳增长政策,制定实施经济恢复提振“27条”、重大工程“139条”、新一轮专项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举措,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