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6)区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5-04-08
999+
28.88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50406)区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一、我区就业服务工作基本情况
(一)建立促进就业协调机制。管理区*委、管委会高
度重视就业服务工作,始终坚持把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
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成立了促进就业工作领
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制定出台了《xx
管理区关于推进就业优先战略的工作方案》、《公益性岗
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扶持政策。把扩
大就业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目标责任制,进行年度绩效评估考
核。
(二)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按照“六个到位”要
求,我区狠抓了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各乡镇劳动
保障站完善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基础台账。
并以区就业服务局为中心,构建林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建设,全部实现与省市就业服务网络对接。区内 42 个行政
村均设有劳动保障协理员,负责各村与乡镇及区级就业服
务机构的纵向联系,为全村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夯
实了基层工作基础。
(三)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
的原则,在稳定城镇就业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向农村富
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方面转移,着力
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春潮行动”,大力开展
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
紧紧围绕劳动力需求和本地企业紧缺工种多层次、多形式
开展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素质。
(四)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全面摸底排查,完善就业
困难人员基础台帐,努力做到了“三清”,即:对就业困
难人员的技能水平清、就业动态清、生活状况清。将“零
就业”家庭、“纯农户”高校毕业的就业帮扶和创建创业
型乡镇、社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把促进“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安置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群体
的就业援助,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低保对
象、复员军人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在林区范围内全面
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服务活动,建立了
面向城乡劳动者“六位一体”的就业帮扶体制。
(五)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按照《就业促进法》
和省、市促进就业的各项决策部署,对就业创业税费减免、
小额担保贷款和社保补贴等政策认真落实,全面实施稳岗
补贴、试用期用工补贴,对自主创业者给予扶持补贴;落
实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者场地租赁、项目开办补贴等措
施;对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创业奖励补贴;对
吸收就业困难人员 20人以上的小微型企业发放就业岗位补
贴。xx 年,全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80 万元,发放社会保
险补贴 168 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 113.4万元、职业培训
补贴 13 万元、就业见习补贴 13.2万元。直接扶持创业带
动就业 218 人。
二、区内企业发展和用工现状
1、规模企业少,用工主体少,用工规模小。受地理环
境等方面制约,林区经济发展缓慢,企业少,劳动用工需
求量少。区内用工企业除xx 林场外,较大的就是一些民营
来料加工企业如石鼓源乡帽子厂,用工也就 20 来人。其余
的小型水电站用工一般都在6至8人左右。
2、用工季节性较明显。林业生产、药材种植、漂流服
务用工及由此带来的餐饮、住宿等都带有明显的季节性。
如漂流服务产业,开工时间只局限于每年的 6 月至 10 月;
药材种植只是收获季节量大用工,由于季节性用工,企业
均未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3、月均薪资水平低。从走访调查情况看,相对于在外
就业,区内用工难以实现经常化,临时性、季节性、非全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50406)区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一、我区就业服务工作基本情况(一)建立促进就业协调机制。管理区*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就业服务工作,始终坚持把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成立了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制定出台了《xx管理区关于推进就业优先战略的工作方案》、《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扶持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目标责任制,进行年度绩效评估考核。(二)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按照“六个到位”要求,我区狠抓了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各乡镇劳动保障站完善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