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提纲

VIP专免
2025-04-01
999+
34.53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发
言提纲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5 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是“十四五”规划收官、谋
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意义非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大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谋划,
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紧密结合地区实
际一体学习、一体贯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抓好
各项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
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收获,联系实际工作,与大家交流
几点想法: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把学习
成果内化于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着眼圆满
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紧扣高
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对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
出要求,充分体现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进程中重大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谋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和指导性,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这其中,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对于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
给出了方法论“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 12 个字,
蕴含着“立与破”“取与舍”“同与异”的辩证思维。
(一)坚持先立后破,防止追新弃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强调“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
产业”,深刻阐明了“先立后破”的现实逻辑。生产力发展,
不是一朝一夕,更不会凭空出现,而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
相同。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各地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找
到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避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一哄而上、
泡沫化,也不能搞一种模式。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产值是产
业发展“基本盘”,必须把“立新”摆在优先位置,循序渐进
推进动能转换。在转型方向上,我们明确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出“存量减碳、增量近零、碳资源
化”总体思路;在具体路径上,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
实施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行动,提升数
智化水平。只要把新技术、新标准立起来,传统产业蕴含的新
质生产力一定会加快释放。
(二)坚持因地制宜,防止一哄而上。新质生产力是先进
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源于技术革命、要素创新配置与产业深度
转型。从ChatGPT 掀起生成式 AI 浪潮到量子计算突破算力边界,
从“东数西算”重构数字版图到“双碳”目标倒逼绿色转型,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既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当代发展,也是破解“卡脖子”
难题、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国方案。通过空间要素的创造
性重组与制度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空间广度、技术深度
和生态厚度的发展路径。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
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
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
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
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
(三)坚持稳扎稳打,防止急躁冒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壮
大是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搞
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这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很强的针对
性。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尊重科技创新和产业
发展规律,坚持“快思维”“慢思维”并重,防止把新质生产
力标签化,一哄而上、形成泡沫。对一时看不准的产业项目,
步子上慢一点、稳一点,不脱离实际、不搞内卷式招商,做到
稳步有序发展。对国家有明确要求、认识高度统一、自身又有
独特优势的领域,要发挥率先探索作用,坚持能快则快,努力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示范。扩大5G 规模化应用,
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
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促进平台经济规
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
积极作用。
二、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践转化,把学
习成果外化于行
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要
“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
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
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民生连着民心,百姓身边的小事,
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大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
待,始终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力、用情地去办
好一件件的民生实事,实实在在地去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够不
断提升民生保障的水平,也才能够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一)永葆为民初心。2025 年,5%左右的G党P增长预
期目标,既保持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战略定力,
又体现了“百尺竿头须进步”的主动作为。在就业优先政策导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提纲各位领导、同志们: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是“十四五”规划收官、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意义非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大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谋划,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紧密结合地区实际一体学习、一体贯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收获,联系实际工作,与大家交流几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