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疏导服务,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
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缓解因生活困
难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生活信心。在就业指导方面,联合就
业服务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
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开设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等培训课
程。培训结束后,推荐就业岗位,跟踪就业情况,确保困难群
众实现稳定就业。同时,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服务类社会救
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关爱照料、
法律援助等服务,丰富救助内容,提升救助效能。
(三)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能够实现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救助资源精准配置。我
们将建立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困难群众的信息纳入
系统管理,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
精准掌握困难群众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救助服务。例如,
根据困难家庭的人口数量、收入水平、致贫原因等因素,自动
生成救助方案,合理分配救助资源。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对救助申请进行智能审核,提高审核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二、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两会对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完善“十五
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推动养老服务高
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导。
(一)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
服务网络,是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基础。在县级层面,建设
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集养老服务、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文
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乡镇层
面,依托乡镇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拓展服务功能,打造区
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周边村庄,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集中供
养和日间照料服务。在村级层面,建设农村幸福院,为留守、
孤寡、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互助养老服务。重点
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