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驻村工作队轮换动员会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5-03-21
999+
31.01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5 年全县驻村工作队轮换动员会上的讲
话
各位驻村干部、同志们:
站在春耕时节的田垄上,望着这片被细雨浸润的土地,我
想起三年前同样的动员场景。那时我们带着“不破楼兰终不
还”的决心出征,今天,当我们以新建的 13 座便民桥、培育的
42 个特色产业合作社、改造的 280 公里乡村道路向父老乡亲交
卷时,新一轮的使命接力已悄然开始。
一、以脚步丈量民情:驻村三年锻造的“三农”答卷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核突破”
在云雾缭绕的盘山公路尽头,X村村民终于告别了世代人
背马驮的历史。三年来累计投入 2.3 亿元实施的“毛细血管”
工程,让全县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 100%。当我们在雨季来临
前抢通最后 3.8 公里断头路时,老支书握着工程队员满是泥浆
的手说:“这条路,通的是希望。”
(二)产业振兴的“裂变效应”
X镇的小木耳如何成就千万产值?答案藏在“党支部+合
作社+电商”的创新模式里。通过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我们打造了 8个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全县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
破1.5 亿元。更可贵的是,在田间地头成长起 126 名“新农人”,
他们用直播镜头让山货飞出崇山峻岭。
(三)民生改善的“温度传递”
记得去年冬天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时,小芳家墙上的“微心
愿”卡片写着“想要台护眼灯”。如今全县建成的 89 个“乡村
复兴少年宫”,让 3.2 万名孩子有了课后学习空间。这种改变,
体现在村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升至 98.6%,反映在全县义务教
育巩固率达到99.3%的数据里。
二、以清醒把握形势:新阶段驻村工作的“三大考题”
(一)产业升级的“突围之战”
当我们欣喜于辣椒种植面积突破 5万亩时,隔壁县市已建
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期货交割库。产业同质化、链条短的问
题亟待破解,需要驻村干部既当“田秀才”又做“产业链长”。
(二)人才振兴的“造血难题”
X乡农技站去年引进的无人机飞手 X,如今被沿海企业高
薪挖走。这暴露出我们的人才培育机制短板——如何让“飞走
的凤凰”变成“归巢的领头雁”,需要制度性突破。
(三)治理创新的“智慧转型”
X村用“数字乡村”平台处理了 32 起宅基地纠纷,这种
“云端调解”的新模式启示我们:驻村工作既要守好“铁脚
板”传统,更要掌握“大数据”本领。
三、用创新激活振兴密码:2025 驻村工作的“三个跃升”
(一)从“单兵作战”到“体系攻坚”的机制跃升
新轮换的工作队将实行“1+2+N”组团模式:1名第一书
记统筹,搭配产业规划师和乡村治理专员,联动N个后方单位
资源。就像棋盘山的茶产业专班,已经整合了农科院专家、文
旅策划团队和物流企业形成合力。
(二)从“输血帮扶”到“造血赋能”的能力跃升
在X村试点的新型“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值得推广:村
民以土地、手艺入股,企业带技术、渠道入驻,驻村干部当
“红娘”促联姻。这种模式让村集体去年首次实现百万元分红。
(三)从“传统管理”到“智慧治理”的手段跃升
正在搭建的“乡村数字孪生平台”,将实现危房监测、森
林防火等七大场景智能预警。但技术不能替代温度,就像杨柳
沟驻村干部发明的“院坝二维码”,既方便群众办事,又保留
了围炉夜话的传统。
四、以初心照亮征程:新时代驻村干部的“三重修炼”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5年全县驻村工作队轮换动员会上的讲话各位驻村干部、同志们:站在春耕时节的田垄上,望着这片被细雨浸润的土地,我想起三年前同样的动员场景。那时我们带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出征,今天,当我们以新建的13座便民桥、培育的42个特色产业合作社、改造的280公里乡村道路向父老乡亲交卷时,新一轮的使命接力已悄然开始。一、以脚步丈量民情:驻村三年锻造的“三农”答卷(一)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核突破”在云雾缭绕的盘山公路尽头,X村村民终于告别了世代人背马驮的历史。三年来累计投入2.3亿元实施的“毛细血管”工程,让全县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当我们在雨季来临前抢通最后3.8公里断头路时,老支书握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