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信息和求职者求职信息,提高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开展常态化的招聘活动,组织举办各类招聘会、就业创业大赛
等,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
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求职者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
职业培训服务,提升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拓宽就业渠道,缓解结构性矛盾。结合我市产业发
展规划,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
业等领域的就业空间。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工监测,
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形势变化,引导劳动者向新兴产
业和重点领域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通过提供创业培训、
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等服务,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热情,以
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
群体的就业帮扶,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
就业帮扶措施,促进重点群体充分就业。
(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指导。高校毕
业生是国家的 宝贵财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5 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我们要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协作,建
立常态化的校地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职业技能
培训等工作。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为高校
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就业见习、职业指导等服务。鼓励高校
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落实好基层就业补贴、学费补偿等政策,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
二、围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职称改革,畅通人
才流动,优化人才服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全国
两会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化人
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
实两会精神,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职称改革,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