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向“沉浸体验”转型。
(三)创新传播方式,增强理论穿透力。实施“理论+文
艺+技术”传播工程,创作《汉江潮涌》等红色话剧,将党的
创新理论融入XX 花鼓戏、老河口木版年画等非遗载体。建设
“理响XX”融媒体中心,打造“一图读懂”“动漫说理”等轻
量化产品,2024 年推出的《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系列H5 点
击量突破 500 万次。
(四)加强阵地管理,守好理论防线。严格执行学术活动
“双审双签”制度,对全市 217 个社科类社会组织实行“红黄
蓝”分级管理。建立“XX 学者政治档案库”,对重点领域专
家实施动态跟踪评估,确保学术研究与政治方向同频共振。
(五)深化理论研究,打造 XX 学派。设立“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XX 实践研究”专项课题,组织百名社
科专家开展“XX 现代化路径”大调研。出版《汉水文化与新
时代精神》等理论专著,推动“XX 经验”上升为“XX 方案”。
二、强化阵地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一)筑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实施“清朗XX”专项行
动,建立“1+3+N”网络综合治理体系(1个指挥中心、3级联
动机制、N个技术平台),2024 年处置有害信息 1.2 万条,关
闭违规账号 436 个。打造“XX 发布”政务新媒体矩阵,粉丝总
量突破 800 万,获评“全国政务新媒体创新案例”。
(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成全省首个市级融媒体
技术平台,实现“报、台、网、端、微”资源整合。创新“中
央厨房”生产模式,《XX 日报》推出的《重走解放路》VR 报
道获中国新闻奖。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XX 样板”,宜城融
媒体“云上宜城”APP 用户覆盖率达 90%。
(三)拓展基层宣传阵地。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
100 个红色驿站、1000 个社区文化广场、10000 个乡村大喇叭,
推动党的声音直达基层。在东风汽车、航宇救生等企业车间设
立“班前十分钟”微课堂,让理论宣讲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