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资供应模式。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探索“互联网
+农资”的新型供应模式。搭建线上农资销售平台,整合线下
门店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线上平台,农民可以
便捷地查询农资产品信息、价格对比,并下单购买。同时,我
们还提供农资配送上门服务,利用供销社遍布乡村的物流网络,
将农资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
(二)提升农产品流通效能,畅通城乡市场循环。一要完
善农产品流通网络。以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为重点,在襄州区、
老河口等农产品集中产区,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设施先进
的产地批发市场,提升农产品的集中交易和集散能力。加强农
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大冷链仓储设施投入,购置冷藏运
输车辆,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减少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
过程中的损耗。同时,优化城乡农贸市场布局,升级改造一批
老旧农贸市场,改善交易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二要培育农产
品流通主体。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政策扶持、
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农产品收购、加工、
销售等一体化经营,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流通龙
头企业。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对接合作,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企业的销售渠道,将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
阔的市场。三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直
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拓展农产品销售空间。加强与淘宝、
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开设XX 农产品特色馆,集中展
示和销售我市特色农产品。积极培养电商直播人才,开展农产
品直播带货活动,通过直播的形式,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
XX 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同
时,加强与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的合作,建立农产品直供直
销关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让农民和消费者都能
受益。
(三)加强农村物流建设,提升乡村物流服务水平。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