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把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内涵、实质和方法

VIP专免
2025-03-16
999+
34.68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把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内涵、实质和方法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必须坚持
问题导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明确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这对于深学细悟笃行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必须坚持问题
导向并非一般性的要求,而是上升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
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
特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是推进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着眼点。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
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
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
口。”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矛盾运动
的基本原理,而且突出了问题的重要价值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的哲学意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论述从重要哲学方法的意
义上,精辟论述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根植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指明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质是实
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是取得正确认识,根本在于不
断认识矛盾、解决矛盾,过程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
题、解决问题,目的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这
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创造性
发展,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对我国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并不是从原理推出的结论,也不是书斋里
的学问,而是对我国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和理论升华,
是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得出的一条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
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
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回顾改革开放 40 多年
来的历史,每一项改革实践突破和每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都是
为了解决重大的实践或认识问题。新时代以来,国内外环境发
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
战,这些矛盾和挑战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 336 项重大改革举措,针对的
正是不同领域的重大问题。正因为抓住了重大问题,新时代全
面深化改革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
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仍然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新质生产力面
临科技创新能力制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在经济承压前行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新的困难;在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下,开放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党面临的
“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党的建设面临新的问
题;等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 300 多项重要
改革举措,都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都是为了解决重大问题
开出的管用药方。我国改革发展实践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全面深
化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顺应改革发展规
律,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持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就能
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思想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
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
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作为思想方法和
工作方法,集中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它不仅表现在我们党着
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在
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推进实
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且表现在我们党运用与时俱进的理论
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推进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比如,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
题,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
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实
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面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
不可持续情况依然突出,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
藩篱日益显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情况依然存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等问题,创
造性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找到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的新法宝,使我们的前进方向更明确、发展布局更科学、战略
举措更有效;围绕回答我国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
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阐明了我们
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
大政治问题,带来了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针对
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关键阶段出现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
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循环不畅等问题,
创造性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首要任务,找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等等。这些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和理论成果,这些具有
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实践突破,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摘要:
展开>>
收起<<
把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内涵、实质和方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这对于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并非一般性的要求,而是上升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