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及保障路径的思考

VIP专免
2025-02-14
999+
37.09K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
及保障路径的思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粮
食安全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始终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
自己的手上,是我国实现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从 2004 至今,
我国已经连续 17 年将粮食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先后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
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
路。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 16 年保持增产丰收,国民口粮安全
有绝对保障,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食物需求结构优化升级,对食物更强调质量和品种。由于我国
耕地、水资源不足的刚性限制,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
本自给自足的前提下,短期或中长期不能满足我国所有粮食品
种的需求,必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一、国内外粮食供给现状
(一)国内粮食供给现状
1.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升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粮食的总产量几乎一直趋于递增状
态。从 1978 年的 xxxxx.x 万吨增加到 2019 年的 xxxxx.x 万吨,
期间有部分年份出现粮食总产量波动的情况,主要原因是
2000 年以来,我国加入 WTO,一方面刺激我国对外进口粮食,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市场经济逐渐放活,不仅
工业基地逐渐占据了农业耕地,农户也有机会外出务工,降低
了种地的积极性。但是到 2004 年之后,我国取消粮食税,以
工促农,以工业反哺农业,提高了农户种地的积极性,整体上
提高了粮食产量。从 1978—2019 年我国的水稻、小麦的产量
居于平稳,水稻从 1978 年的 xxxxx.x 万吨增加到 2019 年的
xxxxx.x 万吨,期间 2017 年是当前水稻最高产量年,为
xxxxx.xx 万吨,年增长率为 x.x%。小麦从 1978 年的 xxxx.x
万吨,增长到 2019 年的 xxxxx.x 万吨,期间 2019 年为最高产
量年,年增长率为 x.x%。在三种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增
量最大,从 1978 年 xxxx.x 万吨增长到 2019 年 xxxxx.x 万吨,
年增长率为 xx.x%,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肉类食物占比逐渐提高,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粮,需求量也相
应提高。
我国粮食的单产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从 1978 年的
2527.3 公斤/公顷,增加到 2018 年的 5621.2公斤/公顷,年
增长率为 x.x%。其中水稻的单产量一直最高,从 1978 年的
3978.1公斤/公顷增长到 7026.6公斤/公顷,小麦、玉米的
单产也逐渐上升,小麦从 1844.9公斤/公顷上升到 5416.6
公斤/公顷,玉米从 2802.7公斤/公顷上升到 6104.3 公斤/
公顷。
2.粮食数量绝对安全,主要粮食自给率高
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自给率是评判国家粮食安全程度的
重要指标。2018 年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为 472.4公斤/人,
占有量最高年份 2015年为 481.8公斤/人,从 2008 年开始,
我国人平均粮食占有量超过 403 公斤/人,超过世界粮农组织
规定的粮食安全线400 公斤/人,所以从数量上,我国粮食是
绝对安全的。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种农作物的自给率均在
xx%以上,超过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 xx%以上的自给率,但是
我国粮食总体的自给率水平却不断地降低,从最高年份 2002
年的 xxx.x%降低到最低年份 2017 年的 xx.x%,原因是粮食包
括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我国的豆类和薯类自给率
低,拉低了整体的粮食自给率,特别是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升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及保障路径的思考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始终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是我国实现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从2004至今,我国已经连续17年将粮食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先后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16年保持增产丰收,国民口粮安全有绝对保障,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