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和全局意义

VIP专免
2025-02-08 999+ 27.94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和全局意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
命。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
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
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
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总书记关于“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系列重要论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既为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于马克思主义而言,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
代的”,从而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
态。基于此,有必要从人类文明的高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角度、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广度、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度来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性和全局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
有人类文明史的深远意义
人类文明的演进,既可以从生产组织方式的角度去认识,
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等;也可以从文化发展样态
的角度去认识,如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等。从
文化角度看,人类文明总是在多元文化激荡融合中得到新的发
展,并创造出新的形态。在既往的时代,财富、权力、宗教等
因素曾促成世界范围内不同古代文明之间的激荡性更新,现代
科技又极大地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融。纵观整个人类文
明史,多样文化的融合创新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变革而不断发展的科
学理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久弥新之中华文明的历史精
华,二者高度契合进而深度结合,意味着古老文明传统被现代
科学理论激活,科学理论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体中变成了生
动实践。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
结合的产物,既是中华文明的赓续与传承,又是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的中国现代化文明与世界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创造。经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创生的中华
民族现代文明,意味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在中国大地上的接
榫和创新,是当代中国人对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古今中西
之辩”的系统性回,不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
的历史必性,对于由多样性文化构成之世界文明的合创
新也是一次重大推进,从而具有整个人类文明史层面上的重大
历史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意
味着两大传统的自我更新和融合发展
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生之起,
“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秉持这一
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与时进的理论品质,形成了
我革新的精传统。历史地来看,以共产党宣
,马克思主义 xxx 多年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总结社会实践
发展新经吸收人类文明有,在理论上不断借鉴
源、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演进过程。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从来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新”的革新传统,
周虽旧邦新”,“我开生”。在五千多年
摘要:

党课讲稿:“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和全局意义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和全局意义.docx

共10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