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习贯彻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3篇【供借鉴】

VIP专免
2025-02-05
999+
20.17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5 年学习贯彻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
言稿 3 篇【供借鉴】
2025
年学习贯彻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1 日至 12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
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
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
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
新型企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科技、产业、金融和资本四个层面勾勒了
未来经济发展的框架。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引擎,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国家战略
科技力量与市场资本协同发展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路径。这集中
体现了技术驱动、产业变革、政策引导和资本联动的多维发展思路,
根本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升级。
把科学技术视为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贯的重要观
点。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而不断发展的”“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
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
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也就
是说,“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是决定劳动生
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灵魂,通过科技创
新对生产要素的整合重构,使得传统生产要素潜在生产力被充分激
发,释放出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正处在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历史性
交汇期。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加快突破,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扩散的
速度、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正如“达沃斯之父”克劳斯·施瓦布
说过:“变革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始终,每每出现新技术,出现看待世
界的新视角,人类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便会发生深刻变革。”各
类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相互赋能,迭代突破,发展的新能量不断集聚,
正在成为全球生产力新跃升的突破口,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
性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 颠覆
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
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培育发展新质生
产力的新动能。”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增量器作用,以颠覆性和
前沿性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转
型”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
术、现代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围绕产业
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促进科技创新衍生出新兴产业,统筹好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发展时序,形成梯次发展的良性格局。
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借助资本力量促进产业化发展,更好发挥
质量和标准的引领作用,加快补上工业化基础、深层次积累等方面
的差距,提升产品质量、夯实产业基础,以此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韧
性,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群体,
进一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
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打通技术升级迭代的各类通道,促进创新要素
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
融合格局,加速释放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体制机
制创新,为各类新技术、新企业、新产品提供公平的市场机会,进
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民营经济是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要持续优化民间投资环境,紧紧围绕化
“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
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对于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加快技术进步等有较强带动作用,投
资规模较大的民间投资项目,要积极纳入各地区的重点投资项目库,
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 经营运行、政府采购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5年学习贯彻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3篇【供借鉴】2025年学习贯彻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科技、产业、金融和资本四个层面勾勒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框架。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