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PPT讲稿)

VIP专免
2024-12-30 999+ 16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
城市的意见
2024 11 26 日)
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
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经
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
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坚持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科
技创新、数字赋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深度融合,以信息平台建设为牵引,以智能设施建设
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
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
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
展。
主要目标是:到 2027 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
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
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 2030 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
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
更高效。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深入开展
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掌
握现状底数和管养状况。编制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
改造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对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
热力、消火栓(消防水鹤)、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
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加快重点公共区域
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城市基
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新建市政基础设施的物联设备应
与主体设备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
用,老旧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应区分重点、统筹推进,
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模拟仿真
景构建、快速评估和大数,提高安全隐患及预警
和事急处置能力,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建立
涵盖管线类别齐全、基础数准确、数安全、数
价值挥充分的地下管网张图”体系,打造地下管网
划、建设、运、管理全程的基础数平台,实现地
下管网建设运行可视化三立体智慧管控。强化燃气泄漏
智能化监控,严格落实管道安全监管任,实提高
燃气、供热安全管理水平。落实民加压调蓄设施防
安全防护措施,加强水质监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加强
对城市桥梁道等设施的安全运行监。统筹管网与水
网、防与排全城区排涝通道、泵站闸门、排水
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水等应急洪涝联排联机制,推
动地下设施、城市交通及其连接通道等重点设施排水
能力提升,强化地下车库等防、防、防断电能。
(二)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城市出行为入点,建设
城市道路、建、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深入推进“第
信(5G+联网发展,稳妥推广应用
助驾驶驾驶,加快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
系统,提升同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
满足智能交通需求。加强城市物流配送设施的划、建设、

标签: #PPT

摘要: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2024年11月26日)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

展开>> 收起<<
2024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PPT讲稿).docx

共9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