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治理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30
999+
35.55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乡村治理的调研报告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
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
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作为新时代在社会
建设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一部分。迈向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总要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继承发
展和高度凝练,是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内涵高度契合的乡村愿景,也是基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
然在农村”这一重大论断而做出的战略部署。中央农村工
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提出了具体要求,也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为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我们围绕乡村治理,
分成了 4个调研小组以党建引领、法治为本、自治为基、德
治为先 4个方向,采取实地踏查与座谈走访相结合方式,对
全县乡镇镇进行了全覆盖调研。通过认真听取了各个层次
的意见建议和呼声,深入了解全县乡村治理的真实状况,
分析存
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以期助力乡村善治,着力以善
治乡村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XX 准确把握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坚持县、
乡、村三级联动,着力改进完善基层治理结构,创新服务
管理机制,积极健全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民主自
治、社会广泛参与的村级治理机制,逐步建立了“党政领
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治理体系,有力
促进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一)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
党的领导放在树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首位,以加强基层党
组织书记育选用管为重点,实行“三推一选”选举办法,
持续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选任来源渠道,注重把致富带头人
优秀青年农牧民、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干部、返乡创
业能人作为选任对象,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
行动,强化村级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并通过深化“三分类
三升级”活动,实施“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健全
“达标创星”管理长效机制和村级党支部“五有”标准化
建设,创新“两下一记”工作方法(将岗位“下”到村,
工作“下”到户,实绩“记”到人)和“两个例会”机制
(乡镇党务副书记、组织委员列席县委组织部月工作例
会”、“村干部列席乡镇党委月工作例会”),严格落实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六项规定”、“五个基本”,持续
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建立背包干部队伍,与群众面对面
交流、心连心沟通,听民声、访民情,坚持从群众意见中
梳理问题、排查不足,有效提升了党组织执政能力和凝聚
力。
(二)注重民主制度建设,突出村民自治。注重加强
治理结构中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积极拓展基
层民主实现形式。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全面推行
村务公开“明白卡”发放制度,推进党务公开、财务公开
和村务公开,全面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一监
督”制度并严格实行“村财民理乡管”,加强村组集体财
务管理,强化村务监督,建立完善乡村治理相互制约、相
互协调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保证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
督权,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充
分结合城镇化建设,发挥产业带动效应,在村级治理主体
与农民个体之间构建了以协会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农
场为代表的新型农村社会主体,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
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
化程度,形成了“村事齐管、共谋振兴”的良好自治氛围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乡村治理的调研报告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作为新时代在社会建设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一部分。迈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继承发展和高度凝练,是与富强、民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