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农业农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VIP专免
2024-05-24
999+
16.48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农业农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
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着眼“三农”工作全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大论断,
科学回答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
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
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
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
织振兴。”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再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
要论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把握了世情、国情、
农情的最新变化,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宏大的发展视
野和对“三农”时和势的精准洞察,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当前,站在历史性解
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
上,“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要更加深刻领会习
近平总书记“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
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论断,围绕“产业兴旺、治
理有效”要求,牢牢抓住乡村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和乡
村建设治理这个根本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见效,为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
实根基、打牢基础。
一、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稳粮保供”政治责任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
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
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当前,面对复杂
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应变局、开新局就必须稳住农业基
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
守牢红线保产量。耕地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党的二十大
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
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一是要抬高政
治站位。要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政
治高度,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
拿出“长牙齿”的硬措施,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
最果断的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战略底线,
确保面积不少、主粮稳产。二是要建立工作机制。要建立
动态监测、定期巡查和归口管理的工作制度机制,严格规
范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各级资规局要常态牵头开展常态
巡查、监测,并积极对接响应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
定
期下发的耕地问题图斑,就违法占耕等问题,通过原地
复垦、异地恢复等方式及时有效整改到位。三是要加强普
法宣传。要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宣传,
做好法律普及工作,广而告之,形成统一共识,在全社会
大力营造耕地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多管齐下促增量。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
地、藏粮于技”的指示要求,在保产量基础上,通过规模种
植、科技赋能积极求增量,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一
是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始终坚持“良田粮用”,优先在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力推进高标
准农田建设行动,通过长期努力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
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二是要转变思
维观念。要及时转变思维模式,大胆解放思想,用工业化
集成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视角重新看待农产品生产方式
在群众自愿基础上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积极推动农业生产
模式重构。三是要坚持科技赋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
新。”要坚持把科技作为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推动土地
流转实施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AI、云计算、大
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要素深度融合,
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感知、智能控制、智慧管理,从而使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农业农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同志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三农”工作全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把握了世情、国情、农情的最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