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年轻干部要勇于拿起“笔杆子”
VIP专免
2024-01-10
999+
17.65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年轻干部要勇于拿起“笔杆子”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年轻干部提高综合素质、
努力成为栋梁之材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对领导干部要注重培养专
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
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建
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
伍” 。写作,是彰显年轻干部专业素质、领导能力的基本功。 1958 年,毛泽
东同志指出:“重要的文件不要委托二把手、三把手写,要自己动手,或者合
作起来做。”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
要学会拿笔杆。” “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 新时代新征程,领导干
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拿起“笔杆子”,关键要不断地从问题出发,通过“写”
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解决问题而笔耕不辍。“写”的过程是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个体价值融入集体价值、“小我”成长为
“大我”的过程。
一、在拿起“笔杆子”过程中发现问题、调查研究
问题就是矛盾,矛盾无处不在。调查研究是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的有
效途径。1930 年 5 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没
有发言权”,“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
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 。正确的观点、主张是从实际问题中来的,“没
有调查就没有文字权”。
(一)发现问题
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曾连续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
短论 232 篇,对全省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并出版《之江新语》,今天
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发现问题,就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多
触碰实际问题,并发扬“短实新”的文风。现实中矛盾和问题总是层出不穷,
只有与时俱进地去发现问题,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勇于接“烫手山芋”、乐
于钻“矛盾窝”,才能正确认清新的形势和任务。一定意义上讲,看不到问题
或矛盾就无法写出有意义的文章。领导干部拿起“笔杆子”写的文章不是杂文、
小说,而是公文,想的是天下计,解的是百姓忧,字字是家国大情怀,句句是
责任大担当。起草公文时,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要抽丝剥茧、层层
深究,把一件事写透后再写另一件事,把一个观点阐明后再阐述另一个观点,
防止材料和观点重复。文章是用来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绝不能似是而非、
空穴来风。理从事出,片言成典。好的文章都有很强说服力,常常有拨云见日、
豁然开朗和醍醐灌顶之感。讲清道理是门学问,需要深入浅出,不管思想内容
多么艰深的问题,到了笔下和嘴里,都要变得非常容易懂。比如,“不管白猫
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同志用简单朴实的比喻来说明经济制度和
社会制度的评价标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用真
切动人的话,来阐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关系,
都是讲清道理的典型范例。实践告诉我们,写文章不仅仅是亲手动笔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问题着眼,一切从实效入手,
一切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的真谛,客观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必须在思考的
道路上挖掘真知灼见。
(二)调查研究
年轻干部拿起“笔杆子”要善于从小切口入手,选准题目,深入基层、深
入一线,全面深刻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
新举措上下真功夫。概念的形成、判断的形成、推理的过程,离不开调查研究
的过程。只有熟悉问题和把握全面情况,知全局、识大局、善谋势,做到了然
于胸,深入浅出,才能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才会形成从理性认
识向理论高度的升华。否则,“闭门造车”“走马观花”就不会写出高质量、
有价值的文章。评论文章好与不好、有没有价值,郑板桥有句名言讲得很透,
“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一般来说,题目越大、越宽,写起来
就越难以深入细致,容易泛泛而论;而题目越小、越窄,就越易于驾驭,容易
写深写透。在文章选题上,笔者比较倾向“小题大做”。比如,撰写民营经济
方面的文章,如果立题“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
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研究,驾驭起来就比较困难;而如果立题“谈民营经济发展
的资金瓶颈破解”,就将笔墨集中到资金这一点上,驾驭起来就容易多了。一
篇文章,小题大做,就容易瞄准、聚焦关键,几千字就能将问题讲明白;反之,
泛泛而论,问题不仅难以分析透,对策建议也难有针对性,整个文章也就失去
了价值。当然题目大点好还是小点好,每个人情况不同,难以一概而论。如果
理论素养好,情况了解多,文字水平较高,可以选择大一点的题目。
二、在拿起“笔杆子”过程中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前提和基础,提出对策就要善于抓主要
矛盾和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现实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
对党八股》中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
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
以解决的办法。” 胡乔木曾指出:“写文章既要讲辩证法,也要讲逻辑性,两
样东西并用。”在文稿起草的过程中,要善于在研究问题和矛盾中探索解决之
道,充分运用分析、判断、解决的逻辑思维,形成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
(二)分析问题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年轻干部要勇于拿起“笔杆子”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年轻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栋梁之材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对领导干部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写作,是彰显年轻干部专业素质、领导能力的基本功。1958年,毛泽东同志指出:“重要的文件不要委托二把手、三把手写,要自己动手,或者合作起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