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强化“三
线一单”成果运用,为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招商
引进、旧村改造提供生态环境管控意见,今年以来共对个项目出具
管控意见,实现从源头上预防污染,从布局上降低环境风险。
二是着力环评审批提质增效,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1.实行
环评文件信任审批。积极推行审批告知承诺制,对符合要求的建设
项目开展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在受理后 1 个工作日内即作出审批决
定。2.探索环评与排污许可同步办理新模式。为某公司一次性发放
项目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首次实现两项行政许可事项“同步审
批、一次办结”,为企业节省办证时间7个工作日以上。3.提前介
入重点项目。积极参与重点项目招商考察调研,实行重点项目清单
式管理,前置梳理项目难点,专人负责、重点跟踪、全程跟进。
2023 年,先后对多个项目做好跟进服务,助力项目尽早落地。
三是施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1.坚持柔性执法。坚持过罚相当、
惩教结合,对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指导家企业改正违
法行为并免予立案。探索实施执法观察期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违法
当事人优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性手段,
引导当事人主动纠正,对在观察期内完成整改的当事人免予处罚。
2.强化精准执法,深化“双随机、一公开”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配合非现场执法,落实差异化监管,对正面清单企业减少现场执法。
3.加强对企帮扶。主动靠前对接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围
绕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环境
应急管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等提供政策和技术指导,切实帮助企
业解决生产、治污难题。
(三)奋力攻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