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党课讲稿
VIP专免
2024-01-10
999+
14.5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一、移风易俗的含义
移风易俗,成语,意思是改变旧的风俗习惯。语出《荀子·乐论》。
“风俗”一词,《辞海》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习惯上,
人们将由自然条件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
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不同,称之为“俗”。“百里不同风,千里
不同俗”,风俗因时因地而异。风俗作为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
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
变,即所谓“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其现代意义通常指在社会发展变化
的情况下,由政府干预或社会组织协助参与,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破除陋习,
培养社会文明新风尚的行动,是积极的文化变革。
二、移风易俗的历史
古往今来,移风易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社会是发展的社会,移风易
俗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风俗,首先是作为一种传统社会的大众文化现象
而存在。其社会学意义,具有“群体性”、“伦理性”、“凝固性”。作
为文化现象,兼具“传习性”、“扩散性”、“教化性”。从政治学意义
而言,则具有极强的“持久性”、“渗透性”、“导向性”。因此,风俗
与社会、政治、文化都密切相关。相对于法律、政令等的强制性,风俗对
社会的整合作用是潜移默化、精神渗透,是一种“软控制”。自古以来,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民风民俗的引导。《史记·李斯列传》曰:“孝公用
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汉王朝视“风俗”攸关国运兴衰。汉
武帝把“广教化美风俗”提到了安邦治国的高度,希望通过“齐整风俗”
来实现对社会的整合掌控,维系汉王朝的大一统。因此,重视风俗文
化建设是治国理政的主要内容,尤其在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代,保持文化
传统与重振社会秩序都需要风俗文化的参与。
移风易俗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基本主张。毛泽东曾经先后提出
“两个务必”和“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等主张,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以
“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要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
风”,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总之,移风易俗是弘扬时代文
明新风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社会文化建设、对弘扬社会主旋律至关重要。
三、移风易俗的意义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当今社会党风政风与世风民风紧密相连、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风政风是关键,世风民风是风向标。党风政风决
定民风,民风影响党风政风。“四风”的传染性极强,不仅党内有,全社
会同样存在。正党风、清政风,需要标本兼治、内外兼修,净化世风民风
不可忽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浪费盛行的国度,
不可能涵养真正的现代文明;一个艰苦奋斗的政党,必须懂得成由俭败由
奢的道理。反对铺张浪费,我们党才能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中,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崇
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狠刹歪风邪气,
遏止陈规陋习,刻不容缓。
移风易俗的目的是通过风俗改造,优化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提升干
部群众人文素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我们要加强对民众的风俗引导,要
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大造声势,大声疾呼,大力营
摘要:
展开>>
收起<<
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一、移风易俗的含义移风易俗,成语,意思是改变旧的风俗习惯。语出《荀子·乐论》。“风俗”一词,《辞海》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习惯上,人们将由自然条件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不同,称之为“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俗因时因地而异。风俗作为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即所谓“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其现代意义通常指在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下,由政府干预或社会组织协助参与,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破除陋习,培养社会文明新风尚的行动,是积极的文化变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