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文稿汇编
VIP专免
2024-05-18
999+
33.16KB
4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文稿汇编
(10 篇)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①
为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即日起
本报将在“光明论坛·温故”栏目,陆续刊发专家学者解读文章。
2023 年6月2日,A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
谈会,在谈到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特性时,列举了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首先说到了天下为公、天
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出自孔子之口,见于《孔子家
语》和《礼记》中的《礼运》篇。孔子回望历史,认真研
究“先王之道”,深刻反思现实,形成了他的这一社会理想。
在《孔子家语》的记载中,孔子对弟子子游说:“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
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
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
同。”
孔子时代,天下无道,礼崩乐坏。他认为尧、舜、禹、
汤、文、武时代是一个“有道”之世,那时,人们以天下为公。
所谓“背私为公”,“公”可理解为“共”,指人们的公共意识、
公共道德。天下为公,是人们都修为自己的公德心,生活
在一起的人们应休戚与共,协同一致,强调要有明确的“社
会性”意识,努力做一个“成人”,做“大人”“君子”。所以孔子
主张扶危济困,互相关心,而不是各行其是,自私自利,
甚至损人害人,弱肉强食。
中国文化以孝悌为根本,强调仁爱精神与敬畏观念。
中国哲学可视为关于“家”的哲学,以家为本位,由家而国,
由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孔子主张由孝、悌培养爱
敬,把孝与悌看成“人之本”,把爱与敬看成“政之本”。人们
由家庭走向社会,中国思想便打通了家庭伦理与社会、政
治伦理,把父母对于子女的自然情感进行社会化应用与理
解,产生了家国一体的观念。这是中国“天下大同”“天下为
公”理想追求的认知基础。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孔子还简洁表述为“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整理的《尚书》中就有“以公灭
私,民其允怀”的说法,诸子百家也大都重视公义,早期典
籍有诸如“公者明”“无私者正”“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公生
明,偏生暗”之类的表述。孔子的这一社会理想影响很大,
历史上这样的类似表述不胜枚举。孟子的“民贵君轻”学说,
以及后来“公天下”的主张也都源自孔子。唐代有人
摘要:
展开>>
收起<<
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文稿汇编(10篇)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① 为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即日起本报将在“光明论坛·温故”栏目,陆续刊发专家学者解读文章。 2023年6月2日,A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谈到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特性时,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首先说到了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出自孔子之口,见于《孔子家语》和《礼记》中的《礼运》篇。孔子回望历史,认真研究“先王之道”,深刻反思现实,形成了他的这一社会理想。在《孔子家语》的记载中,孔子对弟子子游说:“大道之行,天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