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满足职工需求作为调查研究出发点,凝聚起全市职工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实践的磅礴力量。高质量的实体经济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市总工会
深入开展大调研,全面掌握职工“急难愁盼”,创新工作形式,提升职工的获
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着力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幸福家”。全市网约车司机、外卖
员、家政服务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0 万,已成为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组
织方式平台化、工作时间碎片化、组织程度低等特点,他们普遍面临居住难、
婚恋难、健康查体难、医疗保障难等问题。为此,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专项关
爱行动”,吸纳 20 万人加入工会组织,通过创建“惠工家”公寓、提供超低成
本健康体检、赠送互助保险、举办集体婚礼等实实在在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
“家”的温暖。
二是着力打造职工文体活动打卡的“休憩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工人文
化宫开放程度低、职工参与率低等问题,通过“公益+市场”、成立“文化宫联
盟”,丰富“每周一讲”职工大讲堂、职工文化艺术节等方式,做到“开门办
会”,吸引更多职工参与。同时,积极争取省总工会支持建设“省市区工人文
化宫”。盘活全市 2000 余个工会服务职工特色阵地,打造“ 15 分钟服务
圈”。
三是着力打造惠工惠企助发展的“智慧家”。强化“智慧工会”App 平台
赋能,搭建“惠工富农助企”平台,推广本地产品,努力实现职工福利网上采
购的目标。完善“线上+线下”模式,以“‘中国—中亚五国’职工谈”为契
机,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理论宣讲和职工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工
会力量。
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调查研究工作始终,加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高质
量发展。对比株洲的轨交产业集群,我市轨交产业在产值、本地配套率、企业
规模数量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一是调整优化政策体系。认真研究湖南省尤其是株洲市在支持产业集聚和
产业链体系构建方面的政策体系,结合我市实际,调整我市轨交产业发展配套
政策,提升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加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将产业链条
本地配套率由 40%提升至 70%。
二是发挥场景资源优势。充分释放地铁建设三期百亿级产业场景,加强与
中车总部沟通,争取更多央企资源向我市倾斜。精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
遇,加快人工智能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提升地铁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和
信息化水平。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中车四方股份、地铁集团、中车四方所
强强联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重塑产业链条完整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