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厚植党的实践与理论创新的根脉-范玉刚
VIP专免
2024-05-12
999+
28.64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厚植党的实践与理论创新的根脉
范玉刚
摘要:中国共产党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引领者,还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时代语境下,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党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根脉。历史新方位和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务
必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和现代文明价值指向,在契合世界秩序变动中,充分理解和领会
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和平崛起的价值启示和思想启迪,以及对丰富
和润泽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精神支撑作用。新时代,“两创”的提出抓住了中华民族复兴
的历史机缘,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返回又前行的姿态中把握时代机缘,将决定着这种文化
的命运和位态。山东济宁的“两创”探索表明,济宁不仅在理念上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
的内涵和存在形态及其当代性价值,还在实践上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
样板,已经形成了一种体系化的文化落地,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举
手投足中,其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值得品味和点赞。
关键词:济宁;儒家文化;“两创”探索;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基金课题: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党领导文艺工作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的
阶段性成果,项目立项号:22CZTJ32
作者简介:范玉刚,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
委员,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中国走上这
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
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
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
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1】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时一再强调文化密码和传统文化基因,一以贯之地体现了对文化工作在
党和国家全局中格外凸显的重要性的肯定。2022 年 10 月 28日下午,习近平
总书记在考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时指出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
大下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
1【】中国新闻网,2022 年10 月19 日。
2【】央广网,2022 年10 月29 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力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
才能根深叶茂。中国共产党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引领者,还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因此,“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
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
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1】
一、以什么样的眼光和视野理解与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越来越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今日之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中国”,这是新时代中国
发展的历史新方位。伴随发展方位的变化,必须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时代意识和
思维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
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3】这一历史新方位和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务必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和现代文
明价值指向,在契合世界秩序变动中,充分理解和领会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和平崛起的价值启示和思想启迪,以及对丰富和润泽中国
式现代化内涵的精神支撑作用。
一是文化从来不是抽象静止的存在,要在文化时时回归原初境域中焕发引
领时代前行的动力。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 年
版,第44 页。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出
版社2022 年版,第15 页。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出
版社2022 年版,第16 页。
山东济宁是孔孟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文明的灯火点燃地,是传
统文化的文明高地之一。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
我们要思考文化、文明之源头和第一缕光亮如何发生的?不能想当然地视之为
现成性的存在,为什么是曲阜的“三孔”和尼山?!它如何形塑和教化了文化
的齐鲁?轴心时代人类导师率先的文明价值突破,犹如茫茫暗夜中的第一缕文
化灯火,在今天看来是如此的珍贵和刺目,令人不能不惊醒和沉思。文化从来
不是现成性的,而是历史的生成的,唯其根脉绵延、基因赓续才能文脉昌盛,
星光灿烂。文化就在传统中,也在大众的现实生活中。因此,传统文化是活在
传统中绵延不绝的鲜活文化,绝不是单纯地静态供人瞻仰的博物馆文化。文以
化人、文德教化的过程何其艰难,圣人周游列国一路风雨如晦,其遭遇无不令
人唏嘘和鞠一把同情悲愤之泪,文明成果之积淀是历史的滚滚硝烟。尘埃固然
可以散去,那内在的焦灼的精神之火怎能化作淡淡肤浅的白云?仰望上苍和敬
畏先祖才能沐浴文化的神圣,才能在倾听历史的回响中负重前行。这既是一种
荣光,也是历史的宿命,更是华夏子孙应自觉担负的时代使命。周虽旧邦,其
命维新,中国之为中国亘古如新。今日之中国从历史的中国走到了“世界的中
国”,割不断的文化血脉滋养着我们的底气和骨气,润泽着我们诗意温暖的天
下情怀。因此,我们要反躬自问:何以中国?何以曲阜?曾经的文化高地还是
文明之火的点燃者、文明价值的守护者吗?今月曾经照古人,那温暖过先人苍
凉心田的文化火光还是今人前行的护佑力量吗?如何使静态化的文化回归其文
明积淀的动势中,重新焕发出始源性的催生文明之光的力量,重新赋予当代人
以使命担当,而不是茕茕孑立、喃喃自语的哀鸣,那是一种何等的激越和高
亢!洞察始源性的儒家文化,其人伦教化当不失一种血性,一种激发人奋进、
一跃而起的血性,这样的文化才匹配于伟大的民族复兴,才能孕育出崛起的精
神动力,从而成为照耀民族砥砺奋进、踔厉奋发的精神灯火。习近平总书记在
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因此,文化之
大成令人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但文化之复兴决不能沦落为自怨自艾的“白头
1
【】《习近平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网,2014年8月7日。
摘要:
展开>>
收起<<
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厚植党的实践与理论创新的根脉范玉刚摘要:中国共产党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引领者,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时代语境下,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党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根脉。历史新方位和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务必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和现代文明价值指向,在契合世界秩序变动中,充分理解和领会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和平崛起的价值启示和思想启迪,以及对丰富和润泽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精神支撑作用。新时代,“两创”的提出抓住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机缘,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返回又前行的姿态中把握时代机缘,将决定着这种文化的命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