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文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VIP专免
2024-01-05
999+
20.06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习近平 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深入挖掘古籍
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纂于清
代乾隆年间的《钦定四库全书》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化最丰
富完备的知识体系,收录了文、史、哲、理、工、农、医
等门类的各类古籍,按目录分为经(德文化)、史(历史
文化)、子(政工农医百家文化)、集(文学)四部。
《钦定四库全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
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筑牢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
的深厚根基。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的“轴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开创德性伦理,是中华文
化创造力、价值力、向心力的核心部分,如果以车轮比喻
勇毅前行的中华文化,德性伦理则象征着车轮构造中的轴
心部分,在车轮的诸多部件中纹丝不动,不会随着车轮一
起转动。
德性伦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钦定四库全
书》经、史、子、集四部目录中,集中诠释德性伦理的书
籍归于经部,收录了儒学“十三经”。中华德性伦理思想
由孔子开创,饱含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友善、仁爱、正
义、守礼、智慧、诚信的美好性德。“经”者,原意是织
物上纵向的纱或线,引
申出历久不变之义,德性伦理指向人心,决定了人行
为处事的价值取向,具有超越时间和历史的理论维度。中
华文化的德性伦理立足于个体的修身实践,可谓“致广大
而尽精微”——德性伦理的广大无际,由修身推广至齐家
治国、平天下,而精微之处,又反观自身,关注“格物”
“致知”“诚意”“正心”的修心动念。孟子从仁、义、
礼、智“四端”起论,启发个体天性本有的恻隐之心、羞
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文化
就构建了独树一帜的德治政治文明、和乐礼乐文明、诚信
商业文明等以德性伦理为中心的社会交往之道。
党的贰拾 DA 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
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德治”是儒者提倡的社会
治理方案,旨在让百姓知晓性德之美善,依循仁、义、礼
智、信的美好性德而行为,以优良的民风营造和谐的社会
治安。《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感叹以德化民、如沐春风
的治理模式,“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用政令、刑罚实施治
理,百姓只是害怕受罚而不为恶,未从内心止恶扬善;用
道德教化百姓,用礼仪来整饬百姓,百姓知晓是非善恶,
具备羞耻心,则端心正意,谨言慎行,所以儒者提倡以德
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
摘要:
展开>>
收起<<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纂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钦定四库全书》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化最丰富完备的知识体系,收录了文、史、哲、理、工、农、医等门类的各类古籍,按目录分为经(德文化)、史(历史文化)、子(政工农医百家文化)、集(文学)四部。《钦定四库全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筑牢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中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