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
6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 发展座
谈 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
命、 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根深者叶茂,源浚者流长中华
文化作 为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孕育和
滋养了一 代代人的成长,以其生生不息的动能爆发着精神
伟力。广大 党员干部当深掘“民族富矿”,让传统文化
“活起来”、让 现代文明“火起来”,真正让文化活水焕
发时代价值和永恒 魅力,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涓流不
息”。
深掘“春风浩浩诗书香”的文学富矿,让"润心启智"
的文化活水“涓流不息:从余音绕梁的古琴曲谱到笔走龙蛇的
精妙书法,从力透纸背的文字记载到情感浓厚的诗词歌赋,
"文学富矿"是多彩的、是斑斓的、是鲜活的、更是充 满魅
力的。犹记得小时候初学古诗时的一知半解,到后面解锁其
意的豁然开朗,古典文字、哲学体系、风雅诗词总是给人以
"润物细无声"之感,不仅能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境,
更能丰盈认知、厚植文学根脉、焕活红色基因。广大党员干
部当深掘“春风浩浩诗书香”的文学富矿,在变化加速的今
天,再度沉下心来品味文化之美,既要读《赤壁赋》《离骚》
等经典篇目,更要在当代文学、理论原著中"淘金问道",
真正与书为伴、同书交友、以书为师,让“润心启智”的文
化活水 " 涓流 不 息 "
深掘“楚乡遗俗至今留”的民俗富矿,让“情意交融”
的文化活水"涓流不息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包容并蓄且百花盛放,从方言、
山歌、服饰、饮食、活动、节庆等具象的表达,最能代表一
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民俗民风,而这一张张鲜明的“文化名
片”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更是埋藏在我们心头的
乡愁记忆。广大党员干部当深掘“楚乡遗俗至今留”的民俗
富矿,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自己从哪里出发、受何种文化的
熏陶 ,让"故乡味"成为鲜明 的便 签和文化“介质”,把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