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交流材料: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

VIP专免
乡村治理交流材料: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新
时代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指乡土风俗,其经过长期的历史和文化沉淀,逐渐体现
为一种人文传统、生活方式和礼仪制度,从而成为人类文明的
一部分。乡风文明作为一种文明的传承和赓续具有稳定性,涉
及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范畴,受到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
制约。乡风文明既是农村现代化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
进农村现代化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乡风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
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化是推动乡风文明不断变革的根
本性内生变量,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
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不同于
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基
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质,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根本要求,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方针,呈现出自身独特的鲜明特征,
从而丰富了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
一、营造爱护生态的文明乡风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决定新时
代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努力营造爱护生态的文明
乡风。当前,营造爱护生态的文明乡风,重点是要传承中国传
统的生态理念,树立新时代的生态观和严格生态保护制度。
(一)传承中国传统生态观
一方面,要在农村广泛宣传“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生态自
然观。“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观的整体思维范式,卜松
山指出:“‘天人合一’
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是一个具有世界性
影响的思想。”一要坚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天地人万
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春秋繁露·立元
神)天、地、人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世界。人与自然界的地
位平等,“物无贵贱”(庄子·秋水)、“民,吾同胞;物,
吾与也。”(张载集·西铭篇)要教育人们做到“与天地合其
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文言),尊重自
然规律,将自然之道内化为为人之道,与他人谦诚相处,做到
乐天知命,道济天下,达到人与自然在精神层面的有机统一。
二要培育村民养成“仁爱万物”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天
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人与自然不可分
离,关爱自然是基本的道德要求。爱人与爱万物是内在统一的,
不关爱自然也就做不到“仁”。“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
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
子·尽心上)要培养人们对自然界之物的恻隐之心。王阳明指
出,“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见草木之摧
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要强化人们保护自然的伦理责任。曾
子把人们对自然界的随意杀伐认定为一种不孝的行为,将人与
自然的关系人伦化,“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礼记·祭义),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乃人生存之根本的生态理
标签: #乡村治理
摘要:
展开>>
收起<<
乡村治理交流材料: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指乡土风俗,其经过长期的历史和文化沉淀,逐渐体现为一种人文传统、生活方式和礼仪制度,从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乡风文明作为一种文明的传承和赓续具有稳定性,涉及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范畴,受到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制约。乡风文明既是农村现代化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化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乡风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化是推动乡风文明不断变革的根本性内生变量,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基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