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县的意见

VIP专免
关于做好 2023 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
县的意见
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的要
求更高、任务更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
重要论述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聚焦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目标、以全域推
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突出抓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防止规模性
返贫等底线任务,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大力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
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县,为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打下坚实基础。全年力争一产业增加值增速 5.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增长 8%以上。
一、大力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农民种粮挣
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
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 30 万亩优质
大米工程,持续推进“天府菜油”行动,大力开发冬闲田(土)种植油菜,推
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发展集中育苗育秧,确保全年粮食、油料播种面积分别
达到 187 万亩、84 万亩,高质量完成 6200 亩大豆扩种、8.1 万亩玉米大豆带状
复合种植任务,持续巩固粮食总产全省第三、油料总产全省第一地位。鼓励发
展粮食订单生产,落实种粮大户补贴政策。推进耕地种粮情况监测评价。加强
旱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农业生产防灾救灾保障。稳定农资市场供应和价格。
加快粮食烘干设施建设。增加粮食储备规模,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深入开
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二)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落实生猪稳产保供主体责任,稳定生猪
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抓好非洲猪瘟、红火蚁等重大动植物疫病常态化防控,
确保生猪出栏120 万头以上,持续巩固生猪出栏全省第一地位。高质量发展牛
羊畜禽产业,推进秸秆养畜,发展林下种养。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
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食物供给体系。规划建设
“鱼米之乡”。抓好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加强
立新、石安等蔬菜基地建设,加快梓滋味酱腌菜标准化一期项目建设,推进蔬
菜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和农产品集散地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耕地保护与农田水利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
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确定带位置、带责任的新一轮耕地保有量和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健全县乡村三级
“田长制”责任体系。严格规范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确保补充耕地与所占耕
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加强耕地用途管控,明确利用优先序,严
格控制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
建立防止耕地撂荒长效机制,坚决杜绝“二次撂荒”
。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
田行为。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政策和
建设标准,开展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责任保险,新建 4.3 万亩、改造提升 3.7
万亩。加快推进祠堂湾水库枢纽工程建设,推进永和埝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
水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三年行动”。健全农
田水利长效管护机制。
(四)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积极推进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
设。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持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基层农技体系建
设。优化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机制。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精量施肥播
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秸秆处理等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装备。发展智慧农业,
加快推进生猪智慧养殖一体化平台建设。规范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
持续实施“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行动,加快补齐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短板。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55%以
上。
(五)加快种业强县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建设打造全国生
猪种业第一县和长江中上游油菜制种第一县。引导种业产业集群发展,深化与
种业优势企业、种业科研院所合作,支持台沃科技、明兴农业创建全省种业领
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的种
业创新体系。全面建成 1200 头区域性共享种公猪站和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
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明兴科技 1.2 万头种猪楼、石安 5000 头天府肉猪扩繁场、
沪辰 3000 头祖代种猪场等项目建设,启动 2400 头川系黑猪原种场建设,确保
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7.4 万头以上。加快国家油菜制种大县项目建设,建成
油菜科研试验园,油菜制种基地面积达 2.3 万亩。做好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
扎实开展种业市场监管,开展种子质量检测样品 70 个以上,抽检合格率达98%
以上。
二、高质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六)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以“三品”为引领,依托现代农业园
区建设,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深入实施“一镇一
园”培育工程和“一园一策”现代农业园区提升行动,倾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
加工水平高、产业链条完善、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产业深度融合、
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农业现代化标杆。全力推动生猪种业现代农业
产业园建设,确保高分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考评认定。提升*种养循环园区
质效,健全涪城*标准体系、经营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市场交易体系和精深加
工体系,继续开展药食同源申报工作。新培育县级现代农业园区 5 个,新增市
级星级园区1个,力争优质粮油园区入列省星级园区。
(七)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发
展理念,依托“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创建优势,深入挖掘农产品附加值、
统筹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产销对接等环节,加快培育引进粮油、生猪、*、
蔬菜等领域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优食谷国际食品产业城建设。聚焦优
势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村,积极争创全国“一
村一品”示范村镇。发挥健康食品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发展绿色、有机
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深入挖掘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业产品,持续做靓“梓乡情”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做好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县的意见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聚焦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目标、以全域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突出抓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任务,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大力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县,为现代化*建设开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