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结对工作经验交流:深入推进党群融合 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
桥梁和纽带。自中央、省市部署“共同缔造”活动以来,我县以**社区为试点,坚持
“社区为基础、群众为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社区基
层党组织为核心,深入推进党群融合,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
治理体系,充分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把方向”,汇聚决策共谋“向心力”
坚持“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不断延伸党在城市各
个角落的“神经末梢”,把广大党员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县—街道—社
区”三级联动体系,加强了长征社区支委、党小组,居民小组、共建单位、居民小区
党支部建设和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
了居务公开群、党员服务群、警务便民服务群、劳动保障服务群、妇女儿童之家群等
社区居民沟通平台,架好“连心桥”,听民声、汇民意、集民智、解民忧;不定期开
展座谈走访、入户谈心,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同时,建立了“六
议三公开”社区居民议事法,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民主推选党员代表 、
网格干部代表、群众楼栋长及德望长者等成立社区自治管理委员会,采取一般事项定
期议、重大事项随时议的方式,共同商议谋划社区群众高度关切的民事、大事、难事,
构建了“决策共谋”工作格局。2022 年,共开展议事 13 次,采纳群众合理化建议 30
余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20 余件。
建强组织“抓联动”,激发发展共建“原动力”
以辖区内各类党支部为“轴心”,瞄准发展共建“风向标”,坚持以区域化党建
为抓手,全面推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引导社区与共建单位打破壁垒,强
化了区域互联互动。引导在职党员走进社区参与基层治理,加大了“三类”小组长、
“社区巡逻队”“志愿者服务队”等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孵化力度,积极组织协
调各方面提供人力、物力、智力和财力支持。在此基础上,充分激发社区居民的“主
人翁”意识,发挥居民社区治理的主体身份,号召发动社区居民积极投工投劳整治房
前屋后的环境,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整治及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的维护管理,珍惜共建劳动成果,保持社区美好环境。组织结对共建单位开展小区
内乱堆乱放整治和基础设施维护 12 次;开展志愿者服务 8 次;“三类”小组长与社区
居民投工投劳整治房前屋后环境 60 余次。
创新机制“促融合”,增强建设共管“助推力”
牢牢牵住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做强街道、做优社区作为重中之
重。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社区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助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创新可持续的科学治理制度,重心下移、权力下
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管理权、决策权、监督权,明确了小区大小事项
先经党组织审查,再提交居民理事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代表大会议事,最后在社区
公开栏、党员群、社区事务群公开,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先易后难解
决的共管制度。结合我县 城区“三治”工作,成立了居民理事会、业主委员会、志愿
者服务队和社区代表等社会组织,多元协商、多方联动,对社区全面整治,严格管理 ,
整治“脏乱差”小区 2个,清除垃圾死角12 个,拆除违章搭建16 处,施划停车位50
个。特别是我县**广场,往日是环境脏乱、街道拥堵,商贩众多且安全隐患巨大,经
过近半年的集中整治,如今逐渐变得干净整洁、畅通无阻,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