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经验(20221107)
VIP专免
2024-01-15
999+
19.74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
究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经验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
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
中国式现代化。回首新中国成立 73 年来历史,党领导人民成功
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
验。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始了中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
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但当时是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社
会,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等基本具备了与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后,再采取和平方式的社会主义革命 ,
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3 年中国开始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D中Y提出了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总路线的本质就是走苏联创造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道路。参照苏联的经验,设想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或
更长一点时间,在大力推进和实现工业化的同时,生产关系也
相应地、逐步地以和平方式向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转变。但是生
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却在 1956 年底就提前完成了。中国的社
会主义革命不仅没有发生苏联当年出现的生产力遭到破坏的情
况,反而保障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建立起能
够保障国家安全的现代国防工业和相对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
系,以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教训,这些都为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
基础。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一
开始是对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弊病的纠正。这种纠正源于四
个方面:一是开眼看世界感到落后的压力;二是人民生活贫困
的压力;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四是整个世界经济
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和国际形
势的重新认识。
1992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
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此后,中国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步建
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中国对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逐渐成熟。中国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
现共同富裕。但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
个静态的、一成不变的模式,中国由此跳出了思想和理论教条,
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30 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
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已经由1978 年的第10 位上升到2010 年
的第2位,占世界经济的总量也由1978 年的 1.8%上升到2012 年
的12%左右。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多、人均资源匮乏、环境压
力大、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一些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经济和社会问题集中凸显出来,其中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
恶化,居民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三个问题最为突出。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仅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
百年奋斗目标,而且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深刻改革,续写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奇迹,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日益成熟、特征日渐显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
小康社会的内涵非常丰富。从横向来看,它是各领域全面进步
的小康;从纵向来看,它意味着中国要具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能力,能够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乘势而起,加快奔向现代
化。这是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阶段,中国不能只满足于经济的增长,而要转变发展方式,
在领域转型升级,打造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
新内核。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经验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回首新中国成立73年来历史,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但当时是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等基本具备了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后,再采取和平方式的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