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经验(20221107)

VIP专免
2024-01-15 999+ 19.74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
究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经验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
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
73
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
验。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始了中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
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但当时是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社
会,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等基本具备了与社会主义
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3 年中国开始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DY出了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总路线的本质就是走苏联创造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道路。参照苏联的经验,设想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或
更长一点时间,在大力推进和实现工业化的同时,生产关系也
相应地、逐步地以和平方式向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转变。但是生
1956
会主义革命不仅没有发生苏联当年出现的生产力遭到破坏的情
况,反而保障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建立起能
够保障国家安全的现代国防工业和相对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
系,以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教训,这些都为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
基础。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一
开始是对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弊病的纠正。这种纠正源于四
个方面:一是开眼看世界感到落后的压力;二是人民生活贫困
的压力;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四是整个世界经济
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和国际形
势的重新认识。
1992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
起基础后,中国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步建
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中国对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逐成熟。中国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化,最
。但这是一个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
事求是地选择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30 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
1978 10 2010
2世界经济的总1978 年的 1.8%2012
12%。但是,为一个人
力大、发展不平的发展中大国,一些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
经济和社会问题集出来,其中发展方式放,生态环境
化,间、城乡之差距过大三个问题最为出。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完善
党的十大以来,中国不仅实现了全面建成社会的一个
目标,而了一系制的深改革,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了人类文明新形
在世界大变,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
社会的内涵非常丰富。向来看,是各领全面进步
向来看,它意味着中国要具备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能力,能够在全面的基础上势而起,加快奔向现代
化。这是全面中应有义。因,在全面建成
,中国不能只满足于经济的长,而要转变发展方式,
型升级造面向现代化、面向可持续发展的
内核
摘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经验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回首新中国成立73年来历史,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但当时是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等基本具备了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后,再采取和平方式的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生...

展开>> 收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经验(20221107).docx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