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工作总结3
VIP专免
2024-01-14
999+
18.5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从7月13 日开始,截至 8月30 日,我在南方日报东莞站实习了 45 天。我的专业是小学英语教育,但来到报社
实习做文字记者,我并不觉得矛盾,反而发现两者有许多共性。比如,教育是一种传播,新闻也是一种传播。
搞教育要因材施教,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做新闻也要“因材施教”,搞党报的时刻记着自己在对党
和领导说话,办都市报的总想着老百姓关注什么。
45 天,洗去了我的书生意气。新闻对我而言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字功夫,而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和反映。新闻
有地域之分;新闻人有国界之分;新闻机构不可能不考虑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和社会影响。从新闻线索的获取,
到根据报纸的定位和风格判断新闻价值,再到采写编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
但是,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写好新闻。令我感受更深的是,如果没有博尔特般的行动速度,
就赶不上日报的出版进度;如果新闻敏感性不强,就会因错失新闻而捶胸顿足;如果没有驾轻就熟的采访技巧,
就算找到了知情人,也可能无功而返;如果社会经验和阅读经验不足,就会影响记者的创造力。
截至 8月24 日,我发表了 28 篇文章,近 4万字,涉猎了许多题材,如现象、会议、报料等 。会议现场我跑了
许多次,如东莞拟增加出 租车听证会、特约研究员会议等,慢慢跳出了对会议的肤浅认识,即某某单位召集某
某人在某某地就某某事开 某某会,然后打个腹稿 ,在 会议 消息主体部分写上某某领导说,或某某与会人说。
工作后跟会,我会先把工具箱备好——若干 支不同颜色的笔、笔记本、录音笔、名片、笔记本电脑等——然后
思考为什么 突然召开这次会议,发生什么事情了,会议中有哪些新闻,新闻背后有没有新闻。一方面,我会尽
量搜集全面的新 闻材料, 另一方面,写作时根据事实 本身,采用最优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模式或许 有些理想化
和完美主义,但是记者的大脑每天都在激荡,不就是为了做好新闻吗?
除了会议新闻,这些日子还接触了现象报道,如 《公路绿化树过高竟引来车祸?》、《买本杂志真的好难》、
《暑期学生打工频遇陷阱》等。
现象报道曾一度令我倍感头疼,因为我不单无法像报道会议一样轻易获知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还时常怀疑
它的真实性。如在采写《酒店影楼不抢“七夕”蛋糕》一文时,我拨打了几个酒店和影楼的电话了解“七夕”
和“九九”婚宴 和婚纱摄影预订的情况。最后发现,这些酒店影楼并不重视这两个传统节日。当段老师打上
“酒店 影楼不抢‘七夕’蛋糕”的标题时,我立马困惑了。因为我觉得它的真实性是模糊而不严谨的。东莞可
能有上百家酒店影楼,而我只采访了不 到十家,这可能只是局部事实,而非整体事实。没有任何一 个权 威的调
查告诉我,酒店影楼真不抢。随后,在与段老师的交谈中,我第一次认识了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也更坚信新
闻真实性是做一切新闻的出发点。
当然,在实习中,我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社会经验太浅了,采写编过程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
跑报料新闻时,一次遇到珠宝店盗窃事件,我像一艘航行的船迷失在茫茫的雾海中,四周围找知情人,最后得
到的是残缺的事实。
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 业务知识, 体会
到了新闻采编的艰辛,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尤其是带我的郭老师,曾指导和帮助过我的马老师、谭老师、欧老师、段老
师、刘老师等。 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标签: #工作总结
摘要:
展开>>
收起<<
从7月13日开始,截至8月30日,我在南方日报东莞站实习了45天。我的专业是小学英语教育,但来到报社实习做文字记者,我并不觉得矛盾,反而发现两者有许多共性。比如,教育是一种传播,新闻也是一种传播。搞教育要因材施教,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做新闻也要“因材施教”,搞党报的时刻记着自己在对党和领导说话,办都市报的总想着老百姓关注什么。45天,洗去了我的书生意气。新闻对我而言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字功夫,而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和反映。新闻有地域之分;新闻人有国界之分;新闻机构不可能不考虑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和社会影响。从新闻线索的获取,到根据报纸的定位和风格判断新闻价值,再到采写编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